门诊时间:08:00 ~ 18:00         咨询电话:0873-7612173

健康知识

食用野生菌应注意什么

摘要: 一般来说,毒菌的颜色比较鲜艳,有疣,毒菌的帽子上会有疙瘩,还有的有红斑、沟托、沟裂,有的菌子上有菌托、菌环,一般的毒菌摘断以后会有浆汁流出来,味道刺鼻。

食用野生菌应注意什么

一、学会辨别有毒野生菌

一般来说,毒菌的颜色比较鲜艳,有疣,毒菌的帽子上会有疙瘩,还有的有红斑、沟托、沟裂,有的菌子上有菌托、菌环,一般的毒菌摘断以后会有浆汁流出来,味道刺鼻。毒菌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识别:

▶观外形。一般毒菌的颜色较可食用菌鲜艳,菌伞上多呈红紫、黄色或杂色斑点,柄上有环和托。

▶闻气味。毒菌往往有辛辣、恶臭及苦味,可食菌则有菌固有的香味,无异味。

▶变色试验。用葱白在菌盖上擦一下,如果葱白变成青褐色,证明有毒,反之则无毒。毒菌煮熟后遇上银器往往变黑色,遇蒜丁变蓝色或褐色。

▶牛奶试验。将少量新鲜牛奶洒在菌表面,如果牛奶在其表面上发生结块现象,则可能有毒。

二、不要采或选购自己不熟悉的菌类,尤其是颜色鲜艳的菌子。

三、不能食用有毒的野生菌类。

四、可食用的野生菌必须烹饪熟透方可食用。

五、不同种类的可食用野生菌不要放在一起烹饪。

六、在加工可食用野生菌的过程中,应注意避免野生菌粘到其它器皿上,确保烹饪熟透;一旦发现有粘到其它器皿上的菌子,要立即处理,不能吃到这些菌子。

七、食用野生菌时不要喝酒或尽量少喝酒。

八、食用完野生菌后如感不适,有恶心、头晕、呕吐、看东西不明或幻视、幻听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治疗,万一来不及就医,应立即采用简易的方法和容易找到的药物,进行催吐、洗胃、导泻或灌肠等处理。


Copyright © 2020 红河州第二人民医院 All Rights Reserved    医疗服务监督电话: 0873-7612173     滇公网安备 53252402001022号      滇ICP备14000934号-1      云南网警